马蜂窝被“捅”背后:水军、造假、投资暗战,丑闻不断!

2018-11-22 18:40

刚刚过去的周末,对旅游平台马蜂窝来说并不宁静。

起因是微信上有一篇《估值175亿的马蜂窝,竟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迅速爆红,瞬间炸开了锅。这篇文章主要说的是,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并进行了详细的评论对比后,发现了马蜂窝的很多点评都是抄袭自携程、艺龙、美团、Agoda、Yelp等,就此说明马蜂窝的水军数量并不在少数。

面对这样赤裸裸的批评和指责,马蜂窝怎么能坐得住。

马蜂窝旅游在10月22日早晨于微博发布了一则声明,在声明中,马蜂窝提到了几件事:

第一,对于平台的各类虚假信息展开了核查和查处;

第二,马蜂窝点评数据在内容总量中的占比较小,而其中的虚假数据占比更是微乎其微;

第三,马蜂窝往后将继续更好地服务于用户,打击各类虚假点评信息。

当然,这件事情肯定还没结束,或许现在才只是一个开始。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文章持续走热时,有人表示继续吃瓜看戏,有人作为马蜂窝的用户站出来力挺马蜂窝,更有人表示点评内容相互“搬运”已是业内常态。

乎睿数据的完整报告中,抽取马蜂窝 116 万家餐厅中三分之一作为样本,并设置了一字不差的抄袭才算抄袭、抄袭 150 个不同的大众点评账号作为筛选条件,发现马蜂窝上有 7454 个账号符合条件。

他们还发现,包括官方账号在内的许多马蜂窝用户人均抄袭了数百大众点评用户的评价,还有大量内容来自携程、艺龙,以及国外点评网站 Yelp、Agoda 等。

在官方活动疑似被操控方面,报告抽取了 100 多份官方活动获奖名单,其中有 600 多个是抄袭账号和僵尸空号。

相当诡异的是,他们将马蜂窝和大众点评的用户内容发布时间进行了对比。在餐饮点评上,大众点评用户的高峰时间是周末,以及午休和下班时间,而马蜂窝则恰恰相反。

这似乎也印证着,马蜂窝上的用户是有组织、被雇佣的水军,并不是自然用户。

乎睿后续爆出的数据显示,他们抓取约 49 万个用户的超过 15 万篇游记,发现其中超过 7% 保留了联系方式,平均被顶次数是普通游记的 364%。这些营销游记很多都是洗稿和篡改后的软文。

马蜂窝在回应声明中表示,他们一直有严厉打击游记和问答中违规广告的行为,“平均每周处理 26000 条违规广告信息,查封 15000 个违规账号。”

他们认为这次的爆料,是自媒体和乎睿数据将不法商家的违规行为归结于马蜂窝。意思是觉得这是商家的锅,扣我们头上有点冤。

在世界杯期间,马蜂窝投放 2 亿给大家放了一个极其洗脑的营销广告,并邀请黄轩作为品牌代言人。不少用户会在马蜂窝上搜寻旅游攻略,也会在上面预定旅游服务。

今年 8 月,马蜂窝宣布计划下一轮融资最高 3 亿美元,公司估值为 20-25 亿美元,即 175 亿人民币。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这次内容抄袭、数据造假坐实,马蜂窝的估值可能从 175 亿人民币断崖式下跌到 20 亿人民币。

这次的指责,相当于掀开了马蜂窝商业数据造假的遮羞布。让寒冬前夕、正处融资节点的马蜂窝被爆数据造假,这不禁让人怀疑,背后会不会有其竞争对手的推波助澜?

水军、刷量这些现象基本是互联网行业里公开的秘密,从电商平台到网约车平台,社交平台、内容分发平台,还有视频播放平台,都能找到提供刷量、刷评论服务的供应商。

这些黑产生意,应该是互联网企业追求流量,崇拜增长数据背后的副产品。无论是平台自身所为,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黑产,这些真真假假的流量和数据成就了平台,也会慢慢地损坏平台。

投资暗战也好,丑闻也罢,对于很多用户而言,还是表示非常支持马蜂窝。我们只期待马蜂窝能带着这片赤诚,努力走好未来的每一步。

顶呱呱集团商城作为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管家式服务,业务涉及工商、财税、资质、会计、法律、金融、知产、人事外包、品牌、研发、装饰、商学院等六百多项商业服务内容,实现商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线下涉及成都、北京、广州、深圳、武汉、重庆、杭州、郑州、佛山、宜宾等十余个直营区域办公室,为创业者提供更为精准、全面的创业服务,值得创业者们青睐!更多内容请关注顶呱呱集团商城官网http://www.dgg.cn/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衡水资讯 http://www.hsfcp.com/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