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15年 中国改革红利惠及世界

2018-10-12 08:01

  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以惊人的速度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并保持世界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的地位。回看这段历程,“国际化”是入世15年取得的显著成果,“市场化”是入世15年持续推进的改革方向,“法治化”是入世15年取得的重要进展。

  “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场合的表述表明了党中央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坚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决心。

  尤其是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的15年里,中国以惊人速度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并保持世界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的地位。这些成绩让世界瞩目的同时,也再次表明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加入WTO、积极融入国际市场的决策和方向是正确的。

  回看这段历程,“国际化”是入世15年取得的显著成果。中国经济不仅深度融入世界,也在引领全球经济的发展。就贸易而言,入世15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就投资而言,中国保持着世界第二大引资国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进入投资输出与投资输入平衡甚至对外投资超过引进外资的“新常态”,这将成为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特征。

  “市场化”是入世15年持续推进的改革方向。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到入世前不少领域尚未形成完整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WTO后,在“以开放促改革”方针的指引下,在市场经济的原则下与WTO成员进行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客观形成了外在压力,迫使中国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标准,加快实现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15年来,中国认真履行入世承诺,市场准入与开放程度显著提高。截至2010年1月1日,中国加入WTO的关税减让承诺已全部履行完毕。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WTO成员的广泛认可,近90个WTO成员已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

  “法治化”是入世15年来取得的重要进展。加入WTO后,中国清理了2300多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19万件地方性法规规章,对不符合WTO规则和中国加入WTO承诺的,分别予以废止或修订。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国际贸易争端的法治化解决,并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自2005年以来,中国相继提出100多个提案,内容涵盖谈判等领域。中国逐步从一名普通成员成长为WTO核心决策圈的重要一员,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发达经济体对全球治理规则的“垄断”,使这一规则朝着更为公平、合理和更为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潮流,抓住了世界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机会。如今看来,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中国,更深刻影响了世界。在中国不断开放的过程中,外资企业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获得大量投资机会,其拥有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要素实现增值,分享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的作用更加凸显。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差距,中国仍需世界各国尤其是世贸组织成员的支持。因此,在中国履行承诺的同时,各成员也应履行国际义务,于今年12月如期弃用反倾销“替代国”做法,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公平待遇,这才是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正确做法。

  今年是中国入世15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表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要长期坚持,绝不动摇。未来,中国仍将顺应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同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红利,谋求互利共赢,促进经济全球化朝有利于世界各国和地区共同繁荣的方向继续发展。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衡水资讯 http://www.hsfcp.com/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