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号]中国在变,世界在变,却要求中国外交不变???

2021-04-16 13:07

文/张骥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助理、外交学系系主任
近日,多名中国外交官在推特上强势回击对中国的指责,民间也出现了对跨国公司干涉内政的抵制行为,引发了对中国外交风格的争论。
其实,自西方将中国外交冠以“战狼外交”后,相关讨论一直在持续,莫衷一是。不过有一点倒是比较有共识,就是国内外普遍感受到中国外交变了。无论是中国同美、欧大国打交道的方式和态度,还是中国对地缘热点问题的介入;无论是官方的外交话语、外交官们的行为方式和风格,还是民众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态度,都在发生显著变化。
然而,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国内社会,显然对中国外交的变化不很适应。要么希望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要么希望中国韬光养晦、闷声发财;要么希望中国睚眦必报、包打天下……凡此种种,皆是以过去的思维来看待今天的中国和世界。然而,中国在变,世界在变,要求中国外交不变,可能吗?
所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需要以新的思维来看待中国的外交。华春莹拿出美国黑奴被迫在地里采摘棉花的照片,有力反驳西方对中国新疆的抹黑。视频截图
对于国际社会而言,有两种典型的旧思维:
第一,尽管国际权力结构已然发生变化,依然希望通过绝对实力统治世界事务,通过制度优势垄断合法性,通过价值观控制话语权。对于中国在国家实力、制度优势和文化自信方面所获得的前所未有的优势增长视而不见,依然希望用实力和制裁恫吓中国,用所谓“民主”、“人权”分裂中国和教训中国,同时还要中国的市场和红利。
第二,以自身获得霸权的历史过程和行为逻辑来看待中国的成长之路,认为中国国强必霸,是威胁。对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对中国外交行为的塑造,采取掩耳盗铃的态度。
对于国内社会而言,也有两种典型的旧思维:
第一,韬光养晦就是好,外交政策不能变。只要中国外交强硬一些、进取一些,哪怕是为了维护正当国家利益做过去没有做过的事,说过去没有说过的话,就会受到批评。实质上也是没有看到或者不愿承认国际格局所发生的变化,看不到既存力量的下降、新生力量的上升,看不到中国国家利益、国家力量、国际责任的变化,不愿意承认中国的外交需要,也正在从中等大国外交向强国外交的转型。
第二,中国已经强大了,老虎屁股摸不得。另一个极端就是自我膨胀,要么过高估计自身力量,对问题和挑战视而不见;要么未胜先骄,染上某些霸权国家颐指气使的习气;要么认为只要有实力就能腰板硬,不需要妥协和让步。这种思维虽然是新出现的,但实质上是霸权国家的陋习。既不是中国传统的处世之道,也不是新中国优良外交传统的传承。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中国要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要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需要适应新时代的新外交。这不仅需要在国际上构建新的社会基础,更需要在国内构建新的社会基础。
对于知识界而言,需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开眼看新世界”,突破旧思维的束缚,为中国外交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智慧,为中国社会提供新的世界知识和世界观。对于民众而言,需要以大国国民的心态“开眼看新世界”,戒骄戒躁,塑造中国新的国家形象和国民心态。对于外交从业者而言,需要以大国的气象“开眼看新世界”,积极应对国际变化,伐谋伐交,真正践行新型国际关系,使中国朋友遍天下。
原标题:《中国在变,世界在变,却要求中国外交不变???》
阅读原文

分享到:
© 2016-2018 衡水资讯 http://www.hsfc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