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史,互联网,中国,生活,行业]互联网的发展史

2021-03-28 08:58

原标题:互联网的发展史

如今,中国已经是全球网民规模第一的互联网大国,也许有人不知道BAT,但已经没有人不知道互联网。互联网不是空气,但能呼吸的地方都有了网络。

很多时候我们似乎已经忘记,这种网络如空气一般的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还不到20年。

1994年4月,第一条网线接入中国,成为国际上第77个正式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但那时候,还没什么人知道互联网,更不会预见未来的学习、办公、购物、娱乐能够通过网络实现。

互联网真正逐渐走进中国大众的视野,可能还要追溯到4年后。1998年,搜狐、新浪、网易、腾讯四大新闻门户网站相继成立,互联网的身影才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生活中。

1999年,即时通讯软件QQ诞生,3年后,QQ的注册用户突破了1亿,1/13的中国人得以聚集和交流,“人”与“人”的连接得以实现,互联网开始与我们走得很近。

2005年,人人网上线,那时和一个人关联的证明,除了“我有他的 QQ”,就是“我有他的人人。”

2008年,中国网民数量跃居世界第一。那一年,席卷大江南北的页游开心农场上线,“今天你偷菜了吗?”成为了我们彼此的问候。10年后,缩水了98%的市值和一代人青春的人人网,已经被迫卖身。

2011年微信上线,时至今日,微信用户月活数已经突破10亿,真正成为了覆盖全民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那个眺望蓝色星球的小孩已经住进了我们每个人的手机里。

2012年,手机网民数量首次超过电脑网民,我们从“网虫”变成了“低头族”。

2015年,微信和支付宝拉开移动支付之战,人们的移动支付习惯逐渐养成,互联网寄存了我们的钱包,支付变得更加便利。同年,自媒体爆发,以咪蒙为代表的自媒体人走进公众视野,“10W+”成为了内容创作者新标配的同时,我们的阅读习惯也在逐渐改变。也是在这一年,“互联网+ ”上升为了国家政策。

然而,到了最近几年,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回忆似乎并不总是美好的——

我们欣喜于新闻客户端会读懂我们,却发现它推送的内容越来越狭窄。社交媒体让有共同兴趣的人聚在一起,却经常充斥着不同人群之间的“骂战”。彼时火爆全领域的共享经济,如今只剩下等待退押的长长队伍。智能手机让我们随时可以联系任何人,却让我们在聚会的时候都不看向彼此。当年轻人感叹网约车的便利时,父母却在冬日中打不到车。

在大洋彼岸,曾经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榜样的 Google 与 Facebook 也在不同程度上遭遇了自己的信任危机。

不是某个地区,不是某家公司,而是整个互联网,似乎在20岁时突然迎来了迟到的青春期,有了自己的小叛逆。面对这样的青年互联网,你是否也有过以下疑问:

难道,互联网并非勇者而是恶龙?

2018年年末,中国网民数已经达到8.02亿,我们似乎已经完全习惯了互联网伴随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业、医疗。

但其实即便是严肃的从产业视角来看,互联网行业依然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行业——

以活字印刷术为起点,书籍出版业伴随了我们1000年。

以第一台汽车为起点,现代交通业伴随了我们接近300年。

以爱迪生发明长寿命灯泡为起点,电力产业伴随了我们138年。

与这些同样带来社会变革且为我们生活带来巨大裨益的行业相比,互联网依然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行业。

它所面临的,也是每个成长中的行业所必然面临的问题。我们要解决的并非互联网,而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这些问题。

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刷新认知、达成共识、促成行动就成了每一个互联网从业者、互联网思考者与互联网用户所共同的目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分享到:
© 2016-2018 衡水资讯 http://www.hsfc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