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号]全国政协常委曹卫星:构建责任审计制度,让耕地保护监督“长牙齿”

2021-04-06 13:29

原创 张春莉 人民政协报△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自然资源部原副部长曹卫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针对我国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制度建设的需要,建议试行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审计,用‘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好耕地。”3月1日,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自然资源部原副部长曹卫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认为,我国虽已构建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但耕地保护考核制度仍然“少牙齿”。 呼吁必须用“最严密”的制度来实施“最严格”的保护。需要推进层层传导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党政同责;探索破解“两头热、中间冷”难题,不能“中央发号召,群众干着急”;注重“以案说法”,切实保护好“我国最为重要的资源”;高度重视优质耕地保护和边际耕地保育利用,保持耕地资源布局基本稳定。为此他提案建议:需采取如下措施,构建“长牙齿”的“三位一体”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审计制度:
一是重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体系,落实“三位一体”保护。2018年修订《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将耕地质量保护纳入了考核范围。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细化耕地质量保护监测指标,明确耕地生态保护的内涵与路径,以便构建“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体系。
二是变目标考核为责任审计,让耕地保护监督“长牙齿”。 2009年“中央一号文”提出“严格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实行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等,但至今尚未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文件来具体落实。需要建立、明确、细化耕地保护责任审计制度、责任、办法,形成“督察—考核—审计”相结合的最严密“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监督体系。
三是变行政管理为责任审计监督,打通行政执法与司法监察之间的鸿沟。完善自然资源信息共享服务机制,实现耕地保护相关信息在自然资源、审计、司法监察等相关部门共享,形成耕地保护制度实施的整体合力。
四是关注大案要案,用典型案例宣示“最严格的耕地保护”,传递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强烈信号。
五是加强耕地生态保护,落实藏粮于地战略,以地定养、种养结合。明确耕地生态保护监测指标,落实耕地生态保护监测措施,优化畜禽养殖与种植规划区域布局,提高种植业消纳畜禽养殖污染物水平,扩大生态种养结合以及耕地用养结合的覆盖面。
记者:张春莉
原标题:《全国政协常委曹卫星:构建责任审计制度,让耕地保护监督“长牙齿”》
阅读原文

分享到:
© 2016-2018 衡水资讯 http://www.hsfc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