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落五丈原,隆中的卧龙,蜀汉的丞相

2019-09-01 01:20

  诸葛亮作为智慧的象征,永远被老百姓记载了心中,同时北伐六出祁山而不得的遗憾,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谈论的话题。诸葛亮于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北伐时写下出师表表明收复汉室江山,铲除奸佞之徒的决心,完成汉昭烈帝的愿望。

  在《三国演义》中,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明确地说:“卧龙和凤雏得其一者可安天下。诸葛亮作为蜀汉政权的智囊团以及支柱,在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后主刘婵继位,几年间蜀汉在诸葛亮的亲自管理下,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起。

  在公元234年,54岁的诸葛亮开始了他的最后一次北伐。他亲自率领10万大军,由汉中出发,取道斜谷,穿越秦岭,进驻五丈原。这是他第6次北伐,8年前他就从成都进驻到了汉中,作为主持朝政的托孤大臣,后主刘婵也礼让三分,诸葛亮把先帝托付的汉室江山看得比权力更为重要,并告诫后主亲贤臣,远小人。然而前5次北伐都未能成功,这一次他用尽了力气,试图最后一击。与曹魏大军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派兵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魏军中计,蜀军放火烧断谷口,围困魏军,大败魏将司马懿,可是未料一场大雨,司马懿死里逃生。感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同年秋天,诸葛亮生病死于军中,蜀军败退,司马懿怀疑诸葛亮未死,怕中伏兵计,率军退回.

  诸葛亮在六次北攻曹魏的作战中,进退出没,或打或走,完全操于手中,使进则魏军不敢与之相战,退则魏军不敢紧追。虽然没有取得的北伐的胜利,但却达到了一个另外最重要的战略目的:即弱小的蜀汉,以攻势作战,使蜀汉虎踞一州之地,保持了多年三国对峙局面,“使其国虽小而不可侮,其众虽寡而不可败”,以致诸葛亮死后,其余威尚长期使敌人惧怕,使蜀汉得以安存。

  蜀汉尽管拥有今四川、云南、贵州的全部和青海、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但除了蜀地之外,其它地区,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缺乏支持“北定中原”的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源。因而,每次出兵北进,虽然都千方百计解决军资粮食供应问题,但军粮仍时断时续,每次又不得不以粮尽被迫撤军。相比之下,曹魏则有中原发达的经济实力为支柱,近有关中秦川富饶之地的供应,大大优于蜀军。为此,司马懿采取了不与蜀交战,待其粮尽兵疲,自行退走的方针,一次次逼走了蜀军。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讲,与其说魏军军事上的胜利,莫如说是魏国经济上的胜利。

  蜀汉全国兵力有限,一共10多万军队,而能调至北方作战的军队,充其量不过10万之师。靠这样一支数量微弱的部队,要想北定中原,实在是勉为其难。曹魏的兵力与之相比,则明显占据巨大的优势。虽然魏军在东部战线经常以10多万大军防备孙权北上,但其仍有数量可观的机动部队。“多兵之旅必胜”,尽管并非绝对的规律,但是,在其他条件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兵多将广的一方当然便具有更多取胜的把握。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衡水资讯 http://www.hsfcp.com/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