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张杰:坚守摄影初心,才能讲好镜头故事

2021-10-30 14:32

编者按

两年一届、备受瞩目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简称“国展”),是我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综合性摄影艺术展览。第28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评选结果日前揭晓。299件入选作品从投稿量创历史新高的29万余幅(10万余件)投稿中脱颖而出,其中仅30件入选含金量最高的“评委会推荐作品”。海南日报记者张杰的《怀念“孩子王”袁隆平》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摄影作品。海南日报记者张杰组照作品《怀念“孩子王”袁隆平》获第28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委会推荐作品”奖。
这组获奖照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动人故事?作为一位从业近20年的新闻摄影记者,张杰又是如何用手中镜头讲好中国故事的?让我们一起来听他的讲述。
位于三亚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基地里,人们正忙着挂条幅、放鞭炮,庆祝他又获得了一个国际大奖。
人群中的他,发现地上有个未燃的鞭炮,竟弯下腰用烟头悄悄点上……“砰”的一声,人们被乍然响起的炮声吓得大叫,他却像看好戏一样哈哈大笑起来,“孩子王”本色暴露无遗。发生在17年前的这一幕,被海南日报记者张杰用镜头记录下来,成为组照作品《怀念“孩子王”袁隆平》中的一幅。照片中的老人是享誉国际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他在那一瞬间流露的顽童本色,改变了人们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
冲破十数年光阴的羁绊,这组纪实照片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艺术张力,在“国展”中脱颖而出,成为记录袁隆平院士真性情的经典之作。近日,张杰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回忆《怀念“孩子王”袁隆平》的拍摄故事,讲述坚守新闻摄影行业近20年的质朴初心。2004年三月三十日,张杰在采访后与袁隆平院士夫妇合影。受访者 提供
“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心理距离’”
悄悄点鞭炮吓唬助手,不顾“观棋不语”古训动手抢棋,打排球开球不小心砸到队友后脑勺……这些袁隆平院士生活中的鲜活瞬间,发生在2004年的春天。把它们记录下来的张杰彼时只有22岁,是一名入职海南日报不到一年的新记者。为了拍到这些珍贵画面,张杰可谓煞费苦心。
那年春节,得知袁隆平院士在三亚荔枝沟的师部农场研究杂交水稻,在三亚驻站的摄影记者张杰敏锐地察觉到,这是拍摄人物图片故事的好时机——袁隆平院士是他在小学书本上就“见”过的大科学家。对于摄影记者来说,记录下历史人物的故事,就是记录下历史发展的瞬间。
袁隆平院士与海南有什么关系?这位科学家有着哪些不为人所熟知的一面?怎样才能拍好一个名人的图片故事?带着许多疑问,张杰搜索了大量人物背景资料,又打电话向北京摄影界的前辈们讨教了人物拍摄手法,做足了案头工作后,张杰便信心满满地骑上摩托车,直奔远在郊区的师部农场而去。
越是知名的人物,采访就越是不易,何况是想对其进行长时间的专题性拍摄。
当张杰风尘仆仆地赶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基地门口时,他一开口就结结实实地吃了碗“闭门羹”——由于担心袁隆平院士受到过多打扰,工作人员婉拒了这位年轻记者,甚至连基地大院的门都没让进。
“一名优秀的摄影记者必须具备较强的现场突破能力”,想起当年在北京晨报实习时,时任摄影部主任程玉扬的指点,张杰没有掉头就走,而是决定留下“磨一磨”。
就在这时,袁隆平院士的助手们从大院里出来,准备到附近的稻田里作业。张杰顿时有了主意:“或许可以先从袁老的助手们拍起,跟他们相处、聊天,进而更多地了解袁老,将其作为‘案头工作’之一完成。”一天相处下来,助手们基本接受了张杰,忙完便与他坐在田埂上,聊起袁隆平院士的一些趣事。第二天一早,看到张杰又骑着摩托车来了,他们主动打起招呼,并让他进了大院。
“一进大院,我就看到一位清瘦的老人。他刚洗完脸,穿着一件白背心,右肩搭着一条毛巾,微驼着背走在大院的楼道里……啊,他就是袁老!”张杰有点激动,赶忙掏出相机,可袁老只是远远抬头,瞥了他一眼,转身就上楼了。
“当时就想起了罗伯特·卡帕说过的话:‘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张杰知道,袁老这抬头一瞥,与其说是“镜头反应”,不如说是表明了他们之间实实在在的“心理距离”。
要拍好照片,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张杰知道这急不得。他决定像罗伯特·卡帕说的那样,“靠得近些、再近些”,直到消除拍摄对象的“镜头反应”,在心理上接受他与镜头的存在。于是,他干脆放下手中相机,在院子里细细观察、慢慢靠近,试着融入其中,成为大院的一分子。一连几天,张杰都会背着相机、骑上摩托车往大院赶。慢慢地,大院里的人接受了他,袁隆平院士也基本同意了他的拍摄请求。
“可是,拍了不少照片,却一直没有拍到满意的,因为袁老对我的镜头始终有‘镜头反应’。”张杰说,那是他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什么叫“物理距离”,什么叫“心理距离”——拍摄对象就在眼前,却没有真正敞开心扉,没有真正走进他的镜头。
“我用自己的方式,向袁老做最后的告别”
无论如何,总算有了好的开始,张杰的摩托车骑得更勤快了。
袁隆平院士无论是到师部农场的试验田做实验,还是坐商务车到几十公里外的田独看水稻,或者是带着一家人到三亚湾游泳观景,张杰都背着相机,骑着摩托车一路追随。再后来,袁隆平院士见到这位年轻人,会主动前来拍拍他的肩膀:“小记者又来拍大照片了,好哇!”
张杰回忆,那次采访,他看到了袁隆平院士醉心科研的一幕幕,更惊喜地发现了这位古稀老人真性情、孩子气的一面,并用镜头将这鲜为人知的一面永远地记录下来——
在一张照片里,袁隆平院士在看助手下棋,谁知看着看着竟发了急,不仅用湖南话与对手争辩,还不顾“观棋不语”的古训,动起手来帮助手腾挪棋子。
另一张照片里,袁隆平院士与助手们打排球。对自己球技很有自信的他,一开局就把球发到了队友的后脑勺上。在全场哄笑声中,他像做错事的孩子,再三向队友道歉,说着自己也没忍住地笑了起来。
张杰说,这组取名《性情老人袁隆平》的照片在海南日报“视觉”版发表后,其中的“抢棋”瞬间单张照片不仅成为《中国摄影报》头版主打推荐佳作,还在多个国内外重要摄影赛事中频频获奖。袁隆平院士看到张杰专门送来的海南日报图片报道后也很高兴,和往常一样拍了拍他的肩膀,大笑着说:“抓拍得不错,这回可以当大记者了啊!”
这组照片给张杰带来了诸多奖项和荣誉,但他认为其重要意义是让他在从业的第一年就找到了信心,领悟到了如何走近新闻事件的核心、走进拍摄对象的内心,去真实记录、记录真实,“这成了我投身新闻摄影后始终坚守的初心。”
此后多年,张杰持续关注袁隆平院士,并在不同场合为他拍下了许多照片。这位在自己的镜头里慢慢老去,却始终可爱可亲可敬的老人,不知何时变得如此令人牵挂——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因病逝世的消息传来,张杰心情沉重。在海南日报社的支持和策划下,他连夜组建起全媒体采访组,次日便赶到湖南长沙开展报道工作。
那天,张杰抵达时,鲜花已经堆满了明阳山殡仪馆的各个吊唁场所,铺满了老人离去的路。花海中,一张张悼念卡片写满了深情:“我盼行至您的梦里,良田万里,禾下乘凉” “您在人间走一遭,赠我们满城稻香” “袁爷爷,到天上也要拉着小提琴,做一个自由散漫的小天使呀”……夜幕沉沉,细雨延绵,来为袁隆平院士送行的人却络绎不绝。此情此景,令张杰忆起第一次拍摄袁隆平院士时的场景,想起老人那“孩子王”般的顽皮笑容、鲜活瞬间。
他眼含热泪,一次又一次地举起相机,对准手持鲜花涌入殡仪馆的人流,对准冷雨夜中飞奔赶来为老人送行的青年人,对准花丛中一张张写满悼词的卡片……为了拍下这令人震撼的一幕幕,他连续两天冒雨留守在殡仪馆前,如同第一次渴望见到袁隆平院士时,在师部农场门前苦苦守候时那样。事后,张杰精心挑选了此次拍摄的两张照片,与早年间拍摄的几个瞬间形成组照《怀念“孩子王”袁隆平》。他说:“这是我用自己的方式,向袁老做最后的致敬、最后的道别。”
“我拍摄了上百位老人,也读到了上百种人生”
如果说组照《性情老人袁隆平》让张杰明确了摄影的初心,那么此后他拍摄的《别斯兰孩子们的幸福之旅》《“纳沙”强台风里的小人物大责任》《41年来最强台风“威马逊”袭琼》《海底护林员》等作品,特别是纪实类摄影书籍《“绣面”与“雕身”:黎族文身文化研究》,无一不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用心用情讲好镜头背后的故事。
海南的少数民族文化有独特的魅力,但其保护与传承也面临不少问题,张杰本着纪实摄影的初心与使命,自2008年起,在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唐玲玲的指导下,利用节假日深入黎族地区,走村入户对黎族文化和人物这一主题开展田野调查式拍摄。
几年时间里,张杰几乎走遍了海南岛上的所有黎族村庄,拍摄了上百名黎族老人的照片和素材,对黎族文化进行了忠实记录。
“假期里,朋友们都去旅游,我却背着相机走在偏远的黎族村庄里,常常有一种孤独感、无力感,很多次想过放弃。”回想起这段拍摄经历,张杰说,是对纪实摄影与本土文化的热爱让他咬牙坚持了下来,“那几年的拍摄,可以说是我给自己安排的一堂‘人生大课’。”
道路崎岖,语言不通,张杰在拍摄中遭遇了诸多困难。他能打动老人们的,就只有一颗赤诚的心。以心交心,淳朴的黎族人亦感知了他的赤诚,给出了最纯粹的情感和回应。
张杰回忆,2008年,他在白沙黎族自治县拍摄一位叫符亚妮的80岁孤寡老人。结束拍摄后,他见老人的生活条件非常差,特意到镇上买了米面等食品给老人送去。归途中,他看到老人冒雨站在门口用力招手,“走近才知,老人高兴的并不是我带回了礼物,而是我离开时把笔落下了,她正在发愁怎么还给我,看到我回来,心里踏实了。”
展示着电脑里的黎族老人照片,张杰一个接一个地讲述他与拍摄对象之间的故事。
“还有一位88岁的老阿婆,了解到我的拍摄计划后非常支持。拍摄时,她的家人忙上忙下协助拍摄……”张杰说,正是这些真诚的人们、淳朴的表达、珍贵的情感,感动着他也鼓励着他,将这一选题坚持拍摄下去,直到今日。五月二十四日上午,湖南长沙,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在明阳山殡仪馆举行。张杰在现场拍摄。鲁米 摄
“我拍摄了上百位老人,也读到了上百种人生。”张杰说,对他而言,摄影早已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堂上不完的“人生大课”,“这样的‘课’,我要坚持上下去,上好每一‘课’。”
当前,摄影器材快速更新迭代,新媒体传播日新月异,技术提升渠道越来越多,进入摄影行业的门槛越来越低,如何把照片拍得“好看”已非难事,可如何讲好镜头背后的故事却是亘古不变的考题。
现在转型新媒体工作的张杰对此感受尤为直接而深刻,这次以《怀念“孩子王”袁隆平》参加第28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选,既为重温过往,更为警醒自己——不管走了多久、多远,都不能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来源:海南日报
记者:陈蔚林
编辑:张刘洋
原标题:《海南周刊 | 张杰:坚守摄影初心,才能讲好镜头故事》
阅读原文

分享到:
© 2016-2021 衡水资讯 http://www.hsfcp.com/ 备案/许可证号:辽ICP备2021007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