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翠!江苏省句容市何以化腐朽为神奇 //生态修复丨&

2023-02-14 20:12

原标题:点石成翠!江苏省句容市何以化腐朽为神奇 //生态修复

?

作为句容市长江沿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承建施工方,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在施工中采用一系列先进技术与工艺,攻克了一道道难题,探索形成了边坡稳定性修复、边坡生态快速修复、自动化技术应用等复杂环境下快速生态修复的多项关键技术。

夏末的江南大地,荷花争艳,稻花飘香。

走进江苏省句容市,眼前是一片苍翠欲滴。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曾是满目疮痍的一座座废弃矿山宕口。

“这里原来曾分布着大大小小37个不同类型的废弃露天矿山宕口,经过6个月的生态修复,现在已经满山披绿。”望着山坡上郁郁葱葱的草木,承建施工句容市长江沿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的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质环境分公司经理魏盛辉,激动地对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绿色矿山重大工程奖现场考查人员说。

伤痕累累 长江之痛

句容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核心城市之一,向人们展示着一座新兴经济城市的生机与活力。

然而,句容市长江沿线40多年来以环境换资源、以资源换增速的高强度矿业开发和传统发展模式,也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生态之殇,导致矿山被无序开采、植被遭受肆意砍伐,遗留下了诸多废弃矿山宕口,严重威胁着当地的生态环境、绿色发展。

“长达几十年的持续高强度矿山开发以及落后的采矿理念,不仅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还诱发了严重的地灾隐患。”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质环境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叶宏指着治理前一张图片说。

据粗略统计,句容市长江沿线的废弃宕口近40个,主要集中在宝华镇、下蜀镇、边城镇3个区块。废弃宕口现状不一,现场环境非常复杂,存在滑坡隐患的宕口8个,涉及宕底深坑回填的30个。

为了打造美丽的长江经济带,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江苏省和句容市政府研究制定了长江沿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整体战略,并将句容市沿长江两岸10公里范围内废弃矿山的整治和生态修复作为重中之重。

2020年9月,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江苏省政府、句容市政府和句容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施工的句容市长江沿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启动。

点石成翠 万绿成荫

梅雨季节过后的江南酷暑难耐,当《中国矿业报》记者走进位于下蜀镇香炉山宕口生态修复工程现场时,眼前一亮,原先陡立的边坡经过削坡卸载已平缓了许多,上面布满了刺槐和花草,而宕底经过平整治理和绿化,也已绿意盎然。

“这里原来废石成堆,特别是高陡边坡上裸石外露、寸草不生。”魏盛辉指着这绿油油的边坡笑着说,“我们在对这一宕口进行削坡填坑后,综合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了点石成翠、化荒为绿、万绿成荫。”

事实上,对句容市长江沿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而言,不是简单的“削坡填坑、种草植树”,而是包含了多种技术方法和手段。

据了解,该工程是江苏省境内生态修复工程中单体体量最大、覆盖面积最广、废弃矿山最多、情况最为复杂的项目。项目包含了37个不同类型的废弃露天矿山宕口,共涉及矿山治理设计削坡土石方221万立方米,边坡加固10处,地灾治理8处,生态修复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3亿元。

为了高效、快速完成治理任务,实现预期的生态修复效果,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在施工中采用一系列先进技术与工艺,攻克了一道道难题,探索形成了边坡稳定性修复、边坡生态快速修复、自动化技术应用等复杂环境下快速生态修复的多项关键技术。

超前治理除险也是重要一环。武岐山宕口,治理投影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其中坡面治理面积9万平方米,场地平整面积3万平方米,边坡相对高差超140米,在治理区+140米-+202米处存在一处滑坡体,滑坡体面积4000平方米,滑坡体平均深度5米,体量约20000立方米。他们在对这一高陡边坡滑坡地灾治理过程中,在采用自上而下“高台阶坡面法”削坡减载,对不稳定边坡采用锚杆和锚网喷进行加固的同时,利用边坡雷达监测仪、位移传感器、双轴倾斜计、深部测斜传感器和雨量计组成的地灾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实现24小时全时监控和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传输、智能分析,构建了地灾智能化监测预警模型,实现了对地质灾害体的稳定性评价及趋势预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成功预判了边坡存在的二次滑坡迹象,也为后续类似滑坡治理提供了全新的监测预警技术标准。

该项目最关键的还在于高标准复绿造景。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一年成林、两年成荫、三年成景”的修复目标,他们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基肥配置技术和厚层喷附技术,配以高质量双层网生态棒喷附工艺和高陡边坡飘槽施工工艺,灵活运用微生物修复技术重构边坡底层生态系统,大幅提高了绿植的一次成活率,使裸露的边坡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绿色;对部分边坡采用网格式开挖种植坑的方式,直接移植栽种乔木,恢复林地100多亩,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据不完全统计,该项目在施工中,先后探索和应用了地表截引排水、地下减压导水、微差爆破削坡、格构梁锚固、锚杆加固、生态景观挡墙、生态式护面墙、双层网生态棒、高陡边坡飘槽、岩质边坡移植、基质容器苗嵌入、微生物快速修复、地灾自动监测等数十项先进技术和工法,最终实现了点石成翠、化荒为绿。

灵山秀水 千秋之利

弹指一挥间,群宕(口)披绿装。经过6个月的紧张施工,句容市长江沿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如期完工。

“该项目的实施将彻底改变长江沿线(句容段)满目疮痍的历史,通过矿地综合利用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和林地达6000余亩,消除区域内地灾隐患,新植和养护灌木绿植超500万株,全面提升长江流域(句容段)生态环境,推动长三角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魏盛辉介绍。

据了解,该项目实施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共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700亩,新增林地2390亩,新增耕地1050亩,促进了当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复垦了废弃矿地,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生态环境效益也十分明显。通过项目实施,消除了地灾隐患,减少了山体水土流失,破坏的山体得到了恢复,周边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治理后的宕口,已是草木蔓发,生机勃勃,成为长江沿岸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本文刊登于2022年8月9日《中国矿业报》第2版)

欢迎订阅《中国矿业报》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中国矿业报”独家编辑。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

联系电话:66559956

往期精彩回顾

高端访谈|李明:以先进理念建设一流绿色矿山

当前钢铁市场形势怎么样?中钢协提出六点基本判断 //市场走势

自然资源部支持山西开展矿山生态修复

编辑/宫 莉

审核/李晓娜

审签/赵腊平

护一江清水东流↓↓

责任编辑:

分享到:
© 2016-2021 衡水资讯 http://www.hsfcp.com/ 备案/许可证号:辽ICP备2021007412号